鸡眼病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238游历青羊宫,重温道德经,如何 [复制链接]

1#

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说,“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。”如今,置身川蜀之地,我却是从青天乘飞机而下,似乎并不那么难了。这是我对成都生活的第一次体悟,充满了悟“道”的喜悦。

“且放白鹿青崖间,须行即骑访名山。”讲述的是李白的愤世嫉俗和洒脱不羁,而我对“且放青羊殿宇前,老子传道尘世间”的青羊宫产生了浓厚兴致,终究还是想一探究竟。

桂花始开,幽香暗来。坐落在繁华一环路侧的青羊宫,闹中取静,一片祥和。小雨连绵,越走近,心越静,越走进,心越净。

青羊宫为太上老君道场,被誉为“川西第一道观”“西南第一丛林”,也是全国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。

青羊宫始建于周朝,原名青羊肆。三国之际,取名青羊观。唐僖宗为避黄巢起义军,逃往成都避难,中和三年(88年)以此为行宫,诏改为青羊宫。五代至明曾改名为“青羊观”,清代又复名为“青羊宫”并延用至今。

据扬雄《蜀王本纪》记载:“老子为关令尹喜著《道德经》,临别曰:子行道千日后,于成都青羊肆寻吾。”时隔三年之后,尹喜如约前来,老子果然在青羊肆现身,端坐莲台讲道。

后来,晋代干宝所著的《搜神记》里改编了这个故事,说是尹喜在老子的点化下,到青羊肆,在牵青羊的童子指引下升天的故事。

青羊宫里,“道法自然”四个字很是震撼人心。道法自然,这出自《道德经》的哲学思想,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,将天、地、人,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、阐述出来,实在令人刮目相看。

灵祖殿后面有个照壁,上书对联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;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。中间是一个太极图案,代表在天地万物形成之前的一种混沌的元气。

前一句出自《道德经》第四十二章,意思是“道产生统一体,统一体产生对立的两个方面,对立的两个方面产生第三者,第三者产生万事万物。”

后一句出自《道德经》第二十五章,大意是“人以大地为法则,地以天为法则,天以道为法则,道以自然为法则。”

青羊宫里,与《道德经》关联的句子很多。在基座刻有乾、兑、离、震、巽、坎、艮、坤卦形的八卦亭,东门楹联书写着“大道不可道,五千言强启玄机,传兹圣教;无为而有为,亿万众同露化泽,振我中华。”

其中,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“为无为,则无不治”分别出自《道德经》第一章、第三章,阐述了“道,可以说出来的,就不是永恒的道”,以及“用无为的原则办事,就没有办不成的事”等朴素道理。

只言片语,皆出经典。我在青羊宫一个石刻上,重温了分为上下篇、共81章、合计字的《道德经》,感受更加深刻。

00

《道德经》通篇闪耀着辩证思维的光芒,也是最值得我学习体悟的精髓。

关于辩证法,最经典的一段是第三十六章,“将欲歙之,必固张之;将欲弱之,必固强之;将欲废之,必固兴之;将欲取之,必固与之。是谓微明,柔弱胜刚强。鱼不可脱于渊,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。”

意思就是:“想要收敛它,必先扩张它;想要削弱它,必先增强它;想要废弃它,必先兴盛它;想要夺取它,必先给与它。这叫做精深的预见,柔弱会战胜刚强。鱼不能离开水,国家的好武器不能拿出来给人看。”多么精辟!

那么作为后来者,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学习这种辩证法,我理解可以从三个维度入手。

一是正反对比

比如,第二章论证“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”

字面上看,因为有了“美”的概念,所以就派生出“丑”的认知。世间万物两个对立统一的面,比如说美和丑、善和恶、阴和阳、男和女等,以及有和无互助产生,难和易互相形成,长和短互相包容,高和下互相包容,等等。

看似对立,实际上如同“硬币的一体两面,兵器的一剑双刃,飞鸟的两只翅膀,车辆的两个轮子”,辩证地统一起来了。

二是前后对应

上段《道德经》文字中有“前后相随”的表述,字面意思是“前和后互助跟从”,这只是一个方面的解释。

实际上,更深刻的认知,应该是一种历史辩证的对照,或许表述为“古今对应”更为贴切。

在“很久以前”的“过去”是什么样?在“从那以后”的“当下”又有什么变化?在“很久以后”的“将来”还可能如何发展演变?

以时间为横轴,以空间为纵轴,在时空穿梭的坐标系当中,以历史辩证、一脉相承的视角去处理事务,借鉴古法智慧,结合当下实践,着眼未来需求,是不是觉得活得更通透了?!

三是人我对照

《旧唐书》记载,唐贞观十七年(公元64年),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。唐太宗很难过,他流着眼泪说:“夫,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朕尝宝此三镜,用防己过。今魏征殂逝,遂亡一镜矣。”

意思是:一个人用铜当镜子,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;用人当镜子,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;用历史当镜子,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。我常保存这三面镜子,用来防备自己的过失,现在魏征逝世,就失去了一面镜子了。

由此可见,“以人为镜”,将别人与自己对比,取人所长,补己之短,很有必要。更何况,山外有山,天外有天,人外有人。

向别人学,跟自己比,每天进步一点点。长此以往,也是一个不小的成就。

关于青羊宫,还有一些小趣事,摘录补充如下。

一是陆游“燕饮颓放”未赴任被罢免

《青羊宫小饮赠道士》宋·陆游青羊道士竹为家,也种玄都观里花。微雨晴时看鹤舞,小窗幽处听蜂衙。药罏宿火荧荧暖,醉袖迎风猎猎斜。老我一官真漫浪,会来分子淡生涯。

陆游好饮,其在成都时仍然诗酒放浪,与青羊宫关联的诗就有5首,乾道八年()其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,淳熙三年(),诏其任嘉州知州,还未到任,就因言官奏其“燕饮颓放”而被罢免。

其实,陆游在成都的饮酒放浪与其当时心情的痛苦压抑很有关系,不过是想在沉醉和调笑中把内心的痛苦压下去。此诗饮酒赠道士,描绘青羊宫里一片静谧,表示要和道士共享淡泊生涯,也是这种心情的流露。

二是抚摸青羊消病祛痛的民俗传说

单角铜羊,造型奇特,为十二生肖的化身,即鼠耳、牛鼻、虎爪、兔背、龙角、蛇尾、马嘴、羊须、猴颈、鸡眼、狗腹、猪臀,俨然一只青铜异兽。

双角铜羊,此羊是由成都信女张柯氏特请云南匠师陈文炳、顾体仁于道光九年(年)铸造的,以配独角青羊。

据说,只要摸一摸羊肚、羊头,头痛、肚痛便即刻消失。哪儿痛就摸哪儿,十分灵验。天长日久,抚摸的人越来越多,将铜羊摸得透亮如赤金。摸青羊就成了到青羊宫的游客信众的一种习俗,有“抚罢铜羊诸病消,三清古殿把香烧”的诗句。

三是相传为唐僖宗避难行宫所在

青羊宫的名气还因为它曾是唐朝时一位帝王的避难之所。唐中和元年(公元年),唐僖宗为避黄巢叛乱,曾以青羊宫内(当时称青羊观、玄中观)为行宫。

据史书记载,当时的西川节度使报告唐僖宗,说某日在青羊宫中看到红光罩地,结果在地下挖出一块玉砖,上面刻着古篆文:“太上平中和灾”。

“太上”即太上老君,“中和”是僖宗的年号,“平灾”自然是指消灭黄巢了。唐僖宗将这块古篆玉书砖当作天降吉祥的象征。

后来,唐僖宗返回长安之后,认为能平复叛乱是因为有太上老君的保佑,所以,他下令拨款扩建青羊观,并改名为青羊宫。今天青羊宫的宏大格局,就是在那时扩建后形成的。

斗转星移,时移世易,明代时期,唐代所建的青羊宫殿宇不幸毁于兵火战乱中,建筑破坏严重,早已不再有唐宋时期的繁荣昌盛了。如今,我们所看到的青羊宫宫殿建筑,多为清代陆续修复重建而来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